昌<形>
(会意。从日,从曰。本义:善,正当)
同本义
昌,美言也。--《说文》
禹拜昌言。--《书·大禹谟》
又如:昌言(正直的善言、好话);昌教(善美的教化)
兴旺发达,与“亡”相对
邦乃其昌。--《书·仲虺之诰》
顺之者昌,逆之者不死则亡。--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
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,此国之所以不昌也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昌瑞(昌盛祥瑞);昌乐(兴盛安乐)
光;光明
一曰日光。诗曰:东方昌昌。--《说文》
又如:昌晖(光明);昌华(光华)
壮大;美好;
猗嗟昌兮,颀而长兮。--《诗·齐风·猗嗟》
又如:昌大(盛大);昌化(大的恩泽);昌世(太平盛世)
昌<名>
生物;
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。--《庄子·在宥》。释文:“百昌,犹百物也。”
通“菖”。
又如:昌本(菖蒲根);昌羊(即菖蒲)
济<名>
(形声。从水,齐声。本义:水名,即济水。古四渎之一)
同本义。
济,济水也。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汦--《说文》
济水源出赞皇山。--《穆天子传》
阴谷皆入济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,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。后因黄河改道,下游被黄河淹没。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
州名
北魏泰常八年(公元423年)置,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
五代周置,在今山东省巨野县
金置,在今吉林省农安县
济<形>
众多
济济多士。--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
又如:人才济济;济济(众多);济济一堂(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);济济彬彬(形容人才众多且文雅有礼)
整齐美好的样子
四骊济济。--《诗·齐风·载驱》
又如:济然;济楚(整齐清洁);济济(整齐美好的样子)